蓝皮书企业秀:「公有云IaaS篇」300 家企业都在参与的《蓝皮书》,生态吸引力全在这里!

首页    联盟动态    专家观点    蓝皮书企业秀:「公有云IaaS篇」300 家企业都在参与的《蓝皮书》,生态吸引力全在这里!
 
 

导言

 

《2022年中国云计算生态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由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以下简称“云联盟”)、汉能投资集团共同发起。《蓝皮书》汇集云计算相关生态产业的百余项典型案例,覆盖业内约300家实力企业

 
 
 

云计算作为信息产业的全新业态,是引领未来信息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手段;云计算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近年,发展云计算基础设施、开发云计算基础软件及云计算服务平台,结合大数据应用及电子政务等行业应用,催生了一批云应用服务提供商和行业云解决方案提供商。

《蓝皮书》收录了阿里云、华为云、火山引擎、百度智能云、京东智联云、天翼云、移动云等公有云IaaS头部企业以及联想混合云、紫光云、青云、云智慧、博云等私有和混合云IaaS及相关服务的企业。本期聚焦呈现《蓝皮书》基础设施层的公有云IaaS篇。

 
 
 

蓝 皮 书

企 业 秀

基础设施层之                       

公有云 IaaS

云服务是指一系列在云计算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服务器上通过互联网按需提供的基础设施、平台、应用程序、服务及资源,并为使用者提供通往可配置资源共享池的通道。就搭建结构而言,云服务可以分为三个独立组别,分别是基础层、平台层及应用层: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本质上是一种IT基础设施,专注于物理计算、网络架构、储存系统,以及虚拟化等基本资源的技术,IaaS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动态地获取或释放IT资源,无需预先为日后的业务处理高峰过度预置资源,在需求不足时也可以快速完成部署,确保了按需使用,防止资源浪费。

根据部署方式的不同,云服务可以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三种形式:公有云是指多个客户可以共享一个服务提供商的系统资源,这些资源在服务商的场所内部署,用户通过互联网即可获取,无需自己架设任何设备。私有云的核心特征是企业或机构专有资源、服务和基础结构均在私有网络上维护,云端资源只供一个企业或机构使用。混合云是一种将私有云与公有云加以结合的计算环境,可在它们之间共享数据和应用程序。很多企业会将核心数据、业务系统放置在私有云,将隐私性要求相对低的数据放置在公有云。

 
 
 

根据信通院数据,2020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2091亿,同比增长56%,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1277亿元,同比增长85%,私有云市场规模814亿,同比增长26%。基于IT基础设施规模持续增长和云服务在IT基础设施中的渗透率继续提升,中国云服务市场有望维持高速增长。

未来,云服务基础设施发展受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新基建和高科技的发展与融合、新冠疫情、企业降本增效等驱动因素影响,云服务基础设施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趋势一► 上云驱动力从互联网行业向传统领域迁移,头部厂商在细分领域能力圈不同;

趋势二► IT降本增效诉求之下,混合云的部署采用将成为常态;

趋势三► 云厂商集中度日趋提升,细分玩家的精细化、产品化和生态化发展将成为云服务企业未来发展机会;

趋势四► 云端IT部署开发平台对软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将成为云服务时代下的主流趋势;

趋势五► 云原生技术容错性好、易于管理、便于监测,让应用随时处于待发布状态,受到市场快速响应和发展;

趋势六► 云网融合服务能力体系逐渐形成,并向行业应用延伸;

趋势七► 中国云服务产业处于早期多元化发展阶段,并购交易机会道路漫长;

 
 
 
 
 

典型企业

 

阿里云

 

阿里IaaS层产品主要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作为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第一,全球公有云市场份额第三,阿里云在公有云行业持续领跑。阿里云凭借早期在电商业务积累大量中小企业客户资源,同时由于“双十一”等活动衍生出对算力的高峰值需求与高弹性需求,由需求拉动云计算业务开展。2020年实现云计算收入601亿元,占比8%,同比增长50%。主要由互联网、公共部门及金融行业客户收入的增长所推动。

产品技术优势   

阿里云持续深化“被集成”战略,做强生态。2020 年推出“云聚计划”,投入20 亿人民币赋能伙伴及企业用户发展。2021 年阿里云已实现合作伙伴业务收入连续三年增长超 100%。

 

腾讯云

 

腾讯云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腾讯集团旗下的云计算品牌,面向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组织、机构和个人开发者,提供全球领先的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产品与服务。作为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腾讯云以卓越的技术能力打造丰富的行业解决方案,构建开放共赢的云端生态,助力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升级。

产品技术优势   

  • 在计算领域,腾讯云能够面向不同计算场景,提供云服务器CVM、GPU云服务器、FPGA服务器等多种计算资源产品;在国内率先推出创新性云计算产品品类黑石物理服务器,用户能够在延续原有架构习惯下以云服务的方式获得独享高性能、安全隔离的物理服务器资源。

  • 在网络方面,腾讯云拥有私有网络、负载均衡、云联网、Anycast等产品,能够为云上用户提供丰富的云网络服务。腾讯云依托覆盖全球的网络资源以及智能网络调度技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大带宽、低时延的网络互联能力。

  • 在存储方面,腾讯云提供对象存储、块存储、文件存储等多种云存储产品,并能够将云存储与CDN分发、数据处理等云服务紧密结合,构建更为适应特定工作场景、业务需求的云存储解决方案。

 

华为云

 

华为于2010年发布“云帆计划”,2011年华为云首次明确云计算三大战略:大平台、促进业务和应用的云化、开放共赢,并于早年间在电信、政府、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实现规模应用。2015年,华为正式公布企业云战略,发布面向金融、媒资、城市及公共服务、园区、软件开发等多个垂直行业的企业云服务解决方案。近年来,华为云凭借其高增长优势,已经迈入国内公有云厂商前三行列。华为IaaS层产品主要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华为云分别在内存型/GPU 型/计算型上提供了更宽的内存选择范围。

产品技术优势   

华为坚持“黑土地”定位,实现硬件开放、软件开源,做行业应用创新的黑土地,让生态伙伴基于华为云 IaaS 构建 SaaS 产品。2021 年华为云已有 6,000 家技术类合作伙伴,主要在类似智慧城市、产业云等场景里依托华为云的基础能力做联合解决方案。

 

火山引擎

 

火山引擎是字节跳动旗下的企业级技术服务平台, 2021年,火山引擎正式发布全系云产品,依托字节跳动在云计算领域积累多年的最佳实践和前沿探索,火山引擎云产品首批对外提供云基础、视频及内容分发、数据中台层面、开发中台层面、人工智能5大类,78项产品与服务。

产品技术优势   

  • 技术驱动、极致性价比的云。技术优化方面,火山引擎通过从数据中心到基础架构再到场景优化端到端的整体优化提供极致性价比。通过与头条庞大的资源混合调度,火山引擎的每一个客户都能享受到高利用率带来的低成本收益。

  • 业务价值驱动的云。火山引擎与业务场景深度结合,提供一套包含内容和交互的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具备超大规模个性化建模能力,实时训练,分钟级同步。并通过混合调度算法实现高效异构计算。

  • 开放共享的云。火山引擎始终坚持云生态开放策略,致力于与各种渠道伙伴、服务伙伴、咨询伙伴一起推动开放共享的云生态。在产品中火山引擎同样也在实践着开放理念。

 

百度智能云

 

百度智能云于2015年正式对外开放运营,采用“云+AI”全新战略,率先在业界打造出AI-Native服务架构,其中云基础设施层包括芯片、AI计算集群、高速互联网络、智能数据中心等,可以提供高性能的AI算力,有效提高基础技术能力,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解决方案,全面赋能各行业,加速产业智能化。

产品技术优势   

百度智能云作为中国AI的先行者,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语音技术和视觉技术等核心AI技术领域优势明显,百度大脑、飞桨深度学习平台则是AI产业基础设施。

  • 百度大脑AI大生产平台已对外开放250+项核心AI能力,日调用1万亿次,服务190万+开发者;

  • 作为AI大生产平台的基础底座,飞桨深度学习平台定制化训练平台上服务企业8.4万家,发布模型数量23万+个;

  • 在芯片方面,百度自主研发的昆仑AI芯片、鸿鹄AI芯片,可为新基建提供最可靠动力;

  • 百度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和自动驾驶四个领域,专利公开量国内均排名第一;

  • 在网络方面,拥有100T级别的带宽,近千个边缘节点,还拥有国内最早大规模应用自研的万兆、25G、100网络设备。

 

京东智联云

 

京东云作为产业数智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各类客户提供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数智化解决方案,依托公、专、混的全栈式云产品矩阵,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在零售、物流、健康、智能城市、金融科技等行业领域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与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客户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京东云算力基础优异,数据显示:京东云目前拥有超200万个Docker容器,可以保证超强的算力运行。同时,公司在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均拥有数据中心,优秀的算力是京东科技进行云技术和AI技术融合研发的基础。

产品技术优势   

基于多年超大规模生产场景实践及持续技术深耕,京东云在云计算关键基础技术上正在形成自有技术核心竞争力,自研软硬一体虚拟化架构—京刚,核心智能芯片技术全部自研,全面支撑第四代计算产品。京东核心功能模块全部源自京东云自研虚拟化技术,实现了专有场景芯片自主研发技术的突破性创新,自研芯片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百度大脑AI大生产平台已对外开放250+项核心AI能力,日调用1万亿次,服务190万+开发者;

 

天翼云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分公司(以下简称:天翼云),成立于2012年3月,是中国电信旗下的科技型、平台型、服务型公司,为用户提供云主机、云存储、云备份、桌面云、专享云、混合云、CDN、大数据等全线产品。依托中国电信发达的基础网络,天翼云4.0实现“2+4+31+X+O”的云网融合资源布局:2个服务全球的中央数据中心、4个重点区域节点、31个省内资源池、广泛分布的边缘节点“X”和海外节点“O”。天翼云具体产品矩阵覆盖弹性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与CDN、云安全。

产品技术优势   

2021年天翼云4.0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全面升级为分布式云基础设施、操作系统和产品能力,丰富边缘云产品和解决方案,将算力延伸至边缘节点,满足数据驻留和超低时延等新兴应用场景需求。平台层面,天翼云支持超大规模和多AZ(Availability Zone,可用区域),单AZ集群规模可达30,000+节点,支持多AZ同步写入,提供强一致性语义;算力层面,网络高达4,600万PPS、存储高达200万IOPS,支持RDMA特性,延迟降低40%,实现虚拟化零损耗,可售卖资源比例提升20%以上,同时支持X86和ARM架构。

 

移动云

 

中移软件以“云设施构建者、云服务提供者、云生态汇聚者”为定位,目前已与华为、Intel、VMware等30余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经过8年的云数能力积淀,中移软件技术实力不断提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云”产品体系。公司推出220款以上移动云产品,包括云主机、云硬盘、对象存储、移动云操作系统、数据库、AI等,为客户提供公有云或订制化的私有云服务。

产品技术优势   

移动云技术内核2.0实现了架构全面升级,支持分布式云资源布局,重点区域多AZ高可用。在资源布局方面,覆盖超过500个全国的边缘节点,提供50余种不同类型的边缘异构算力,满足AR/VR、云游戏、边缘AI等典型业务场景的需求。在端边接入时延方面,提供小于10ms的高品质网络接入能力和小于5ms的5G属地化接入能力。

 
 
 

《蓝皮书》收录的阿里云、华为云、火山引擎、百度智能云、京东智联云、天冀云、移动云等公有云IaaS头部企业均为国内云计算领域的头部企业,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在疫情大背景下的 2020年、2021年,云计算市场仍能保持着40%以上的增速,权威机构预测,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行,未来几年云计算市场仍将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2年5月30日 11:2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