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动态】2023蓝皮书专家研讨会圆满落幕,30位产业大咖共探云生态新趋势

首页    联盟动态    联盟动态    【联盟动态】2023蓝皮书专家研讨会圆满落幕,30位产业大咖共探云生态新趋势

 

导言

 

5月21日,中国云产业联盟暨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以下简称“云联盟”)《2023年中国云计算生态蓝皮书》(以下简称“2023年蓝皮书”)专家研讨会在云联盟中关村总部正式召开。自去年在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首发《2022年中国云计算生态蓝皮书》后,得到了行业内的热烈反响,并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重要成果的产业著作。今年1月云联盟再次联合理事长单位汉能投资集团进行新一年度蓝皮书的编撰工作,此次研讨会旨在就蓝皮书精华内容——行业分类、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代表性企业提名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云联盟理事长、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陈宏,云联盟理事会产业数字化专家——中信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兼科技运营中心总经理寇冠,华夏银行产业数字金融部总经理王涛,国家智库专家、中国建材集团郅晓;云大厂——百度副总裁谢广军,百度智能云政务与泛科技研究院院长叶航晖,京东副总裁刘辰,浪潮云首席战略官刘辉,天翼云生态发展部副总监王师锐,火山引擎混合云负责人陈弘;科技巨头——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创投合伙人王光熙,中兴通讯互联网总监办副总经理彭安,软通动力CTO刘会福;通用软件巨头——用友集团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吕建伟;垂直应用软件巨头——广联达副总裁吉雅图;信创CPU领军企业——龙芯中科总裁助理兼全国信创负责人靳国杰;网络安全巨头——启明星辰副总裁郭春梅;工业数字化巨头——海尔卡奥斯副总裁何一浩;一线投资机构的负责人——中网投投资一部总经理汪存富,中电科基金投资二部总经理王晨,君联资本合伙人纪海泉,方广资本合伙人惠成峰,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朱岩;以及云联盟秘书长龚梅和云联盟副秘书长、汉能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赵兰洋等嘉宾出席了此次会议。

在会议正式开始前,此次会议主持人赵兰洋先抛出了会前收集到的问题,邀请各位专家带着问题一起思考与探讨此次会议的主题。以下是精华问题呈现:

  1. 三个月前数字经济政策出台后,把数字化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云生态下的产业发展和投资布局长、短期会有什么影响?

  2. AI给云产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是什么?云大厂在抓机会的同时如何面对这些挑战?

  3. 如何看待云原生的最新进展和趋势,以及中国和西方国家在云原生上的发展对比?

  4. 如何看待混合云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标准化产品文化较强的互联网大厂在具有定制化属性的混合云上的策略是什么?

  5. 云生态基础软、硬件企业在中国的机会和挑战是什么?

  6. 大型央企在云生态上如何做产业和投资的双向协同?

  7. 银行业目前如何看待信创发展?中国科技企业在提供信创产品和服务上需要提升的主要地方是什么?

  8. 数字化如何推动银行与产业的更好融合?产业数字金融在中国的最新发展状态和趋势?

  9. 产业数字化需求真正的底层驱动因素是什么?

  10. 云产业一直在关注SAAS的发展,中国在垂直领域目前出现的SAAS巨头很少,这也是与国外的巨大差距,原因是什么?基建数字化领域能出现市值千亿的SAAS巨头的原因是什么?

 
 
 

作为云联盟理事长,陈宏首先感谢了与会嘉宾对蓝皮书和此次研讨会的支持。陈宏表示,中国云计算发展到今天早已不再局限于最初的“几朵云”,而是更多地聚焦在产业合作层面,形成了云生态系统。云联盟聚集了目前中国头部的云生态厂商、科技企业以及投资机构,生态内部形成了正向互动与紧密合作。相信未来可以为云生态产业提供更多更有深度的思考与洞察,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价值。

云联盟秘书长龚梅除了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之外,也向各位专家汇报了蓝皮书的规划、云联盟过去一年的工作进展,以及未来的规划。龚梅表示,经过两年的努力,云联盟已经搭建了云生态产业基础雏形,目前也已经通过蓝皮书触达了数百家企业,对产业形成了带动和引领效果。今年,云联盟还将继续承办2023年全球经济大会云主题论坛,并在该论坛上发布2023年蓝皮书。“此外,我们每个季度也会有季刊向外界呈现联盟轨迹,未来我们将围绕三个中心和六个方面继续建设云平台。”

作为2023年蓝皮书工作组组长兼此次会议主持人,赵兰洋总结了过去一年来自云生态产业的变化,并代表工作组向与会嘉宾公布了行业的七大趋势:

趋势一:“数字中国”顶级规划出台,政策、技术和市场共同驱动下的数字化成为必选项,数字科技和云生态支撑千行百业;

趋势二:国资云提速发展,互联网云大厂调整业务战略,产品降价、冲击盈利并存;

趋势三:云服务向算力服务演进,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趋势四:AIGC为云计算行业带来新的奇点;

趋势五:云原生关键技术持续演进,混合多云使用场景下云成本优化也愈加重要;

趋势六:通用软件和SAAS下创新型企业的兼并购和出海态势加剧;

趋势七:制造业、金融业等引领传统行业数智化转型,国产替代为科技企业持续释放红利。

在各个趋势下,2023年蓝皮书在原有四大板块(基础设施、平台层关键技术、通用软件&SaaS、垂直应用)基础上对行业做了进一步细分,新增生成式AI、双碳数字化、数字孪生细分行业,并重点突出了目前行业聚焦的AI(生成式+决策式)等。撰写团队针对每个细分行业又给出了新的趋势预判,并对背后驱动因素做了说明,详细内容将在2023年蓝皮书中进行呈现。

以下为精华问答正文:

主持人:三个月前数字经济政策出台后,把数字化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云生态下的产业发展和投资布局长、短期会有什么影响?

专家:自从“数字中国”顶级规划出台后,政策、技术和市场共同驱动下的数字化成为必选项,数字科技和云生态支撑千行百业,对此专家认为:数字经济是面向未来的更高层次的规划,从其中可洞察未来投资布局方向,比如第一块是以云基础设施集合的计算、网络、存储将会成为云时代下新的基础设施,国资云崛起反映国家认为这块很关键,不应该缺位,尤其是运营方面,而互联网厂商在技术方面积累更早;以及第二块是以数字资源为核心的大数据与AIGC应用,我们有数据有市场,数字经济覆盖各行各业,各个行业的应用都会爆发,尤其是前后者作为基础设施一部分将会成为互联网大厂们的机会。

主持人:AI给云产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是什么?云大厂在抓机会的同时如何面对这些挑战?

专家:第一,2023年人工智能与AIGC迎来了奇点,成为AGI元年。该变化将会催生出新的业务模式的变化,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业务模式的降本增效,而且会对云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二,从供给侧角度,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解决了以往AI场景定制化程度高、无法形成标准集约化的问题,比如目前一些大厂可通过预训练和微调的方式解决人工智能的碎片化场景;第三,从产业机会来看,一方面可在云上做MaaS,用户可通过API精调训练做专属化应用,另外一方面,大多有技术能力的企业希望从0到1有自己的大模型应用,这其中对于云厂商的机会是他们可以提供算力、工具链以及AI开发的平台工具。此外,就算力而言,AI的应用与繁荣发展对于智算算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拉动作用。算力不够也是很多城市面临的困境,比如有专家就观察到云上A800算力比较稀缺,基本国内变成了卖方市场,这其中的缺口正是云产业的机会。尽管目前算力紧缺,国产芯片从算力规模,显存规模、通信能力都还有缺失,但专家们相信随着未来国内AI产业的发展,国产AI算力最终会形成匹配,当下是将算力的性能、易用性、以及算力生态做好。

主持人:如何看待云原生的最新进展和趋势,以及中国和西方国家在云原生上的发展对比?

专家:首先云原生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底座是明确需求;存量算力已经完成了上云,增量算力来自比如云游戏,元宇宙带来边缘算力的需求,用城域网解决延迟问题。第二是大模型带来的需求,第三个是信创国产化需求。云原生对数字化转型支持好于虚拟化。原因包括:第一,平台无惯性使得云消耗不关心底层物理位置和异构性,对应用更友好;第二,云原生本质是以应用为中心的模式,所以基于云原生对于应用部署发布迭代效率是高于虚拟化;第三,是完善的开源社区生态。

同时专家提出云原生的三个技术趋势:第一个技术趋势是DevOps、容器、微服务,带来的效果如京东在618可以抗住大流量的访问,企业需要运营好突发流量带来的问题;第二个是低代码、无代码都是基于云原生做的,结合AIGC在应用场景快速迭代落地;第三个是Serverless,把很多异构算力合并为一个虚拟电脑,对应用而言只需要按需调用,不需要异构服务器的SKU,比如做AI现在用英伟达的,未来可能都是通用的服务器SKU,上面做Serverless,实现降本增效。另外是新的场景,比如内外部算力并存互补,用同一个算力池支持。

主持人:如何看待混合云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标准化产品文化较强的互联网大厂在具有定制化属性的混合云上的策略是什么?

专家:火山引擎加入云计算是2021年,切入的时候没有直接做纯公有云的模式,因为国内一部分市场更适合来自弹性云,另外有一部分来自于传统行业,比如政府、信创、金融、制造工业,在这个大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混合式更符合国内需求。原因包括:第一,互联网和人口红利都在下降,抛开AIGC带来的增量,传统泛互联网市场是在下降的,所以火山引擎重点切入几个市场,还没有大规模上云的,比如以混合云为主的市场,还有异构算力的市场,主推的都是混合云的产品。此外,字节通过自建打磨云计算能力,构建了以自建为主,第三方为辅的模式,所以自身在混合云使用的实践也让火山引擎有信心和经验做好混合云的业务。围绕细分行业的模型创新,满足合规要求下享受云的红利是混合云的优势。

关于产品标准化和定制化的问题,这也是火山引擎参加云联盟的初衷,大力发展生态的动力,邀请了很多生态伙伴一起合作,解决细分领域火山引擎不掌握的knowhow和定制化需求,借助伙伴力量更好服务客户的需求。

主持人:云生态基础软、硬件企业在中国的机会和挑战是什么?

专家:今年投资的布局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基础软件,包括云基础设施,第二是前沿科技,比如大模型。相比较海外而言,在基础软件上,中国的基础相比海外是薄弱的,国外是技术原生,市场也原生,先把IaaS发展好,再发展云原生的企业,最后会有些PaaS和SaaS服务的厂商,就像千层饼一样;国内更像肉包子,馅儿都混在一起,意味着每家企业投入都很高,但是技术密度都不够。技术、产品和生态都比较薄弱。因此在基础软件,国内处于追赶过程,投资人要找能够补足中国基础技术的企业,寻找具备产品化和技术水平能力,最终形成生态的投资。而前沿科技创新领域专家认为,从国外看到大模型一路发展过来,国内虽然落后但有基础。专家认为创新领域国内是可以跟美国并驾齐驱的。华人技术实力是不落后的,中国机会很多,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

主持人:大型央企在云生态上如何做产业和投资的双向协同?

专家:央企对产业发展诉求有两点,一个是供应链安全,一个是技术创新。作为央企的投资平台,要识别出从国家和产业链角度的瓶颈环节在哪里。在中美博弈背景下构建的平行宇宙,全面准备好脱钩的情况,就越不容易被脱钩。围绕信创,之前注意力在行业应用端比较多,现在要下沉到基础软硬件,央企平台在这一块可以通过参股控股构建产业生态。中国电科在信创的投资一方面是关注内部成果转化,第二个是通过并购方式,比如把人大金仓引入进体系内从而补充了数据库能力。第三个在中间件生态,通过战略合作和参股方式构建了一些产业生态。总结而言,在核心领域通过并购补充能力;一般性的领域寻找合作伙伴做参股;最后则是通过基金方式进行投资,给客户形成一个整体的交付,合作伙伴互相之间形成产业创新。

主持人:银行业目前如何看待信创发展?中国科技企业在提供信创产品和服务上需要提升的主要地方是什么?

专家:信创是今年比较热的话题,观察到信创推进的力度,对整个金融行业信创有个非常明确的需求。信创某种程度而言有行政推进的因素在。从技术上而言,信创给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以前不太一样的布局和发展格局,多技术栈并存发展是金融IT面临的方向,多技术的发展会给信创涉及的企业很多新的机会。未来是一个多家共存的情况,好的一面是不会让一家独占一个领域,但是面临的挑战,是大量存量的应用迁移带来的巨大成本。如何屏蔽底层硬件的无关性,平滑迁移到通用技术平台,都是信创巨大的挑战。2027年全国4000家的银行要达到一个基本的信创要求,金融本身对连续性和安全有特殊要求,是很好的反向促进。就信创来说,机会很多,但不确定性也很大,对企业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主持人:数字化如何推动银行与产业的更好融合?产业数字金融在中国的最新发展状态和趋势?

专家:过去大家比较习惯的是线下的融资,从市场吸收存款再向市场投向贷款,同质化程度比较高,到最后走向了拼价格的过程。而针对产业数字金融,华夏银行这两年成立了专门的事业部,让数字变成一个资源,提炼出数字的价值,形成数字担保,把产业端的整个交易的全链路完整性实现识别,通过这个穿透过程实现逐笔资金的配置,提高企业在产业生态链里面的资金使用效率。银行有海量数据需要加工处理,从上游到下游中间有物流仓储各个环节全过程的数字化。对于数据加工有很大的空间,同时在结合行业过程中发现还是千企千面,数据加工处理全过程,怎么把公共模型向上迁移,把差异化的部分越做越小。目前产业已经完成了数字化升级,他们迫切希望跟金融端实现连接,紧密结合,同时通过产业交易的生态数据为上下游提供融资服务。银行业希望通过数字化把产业和金融链接起来。

主持人:产业数字化需求真正的底层驱动因素是什么?

专家:国产化替代不是简单的使用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么多的应用互相连接在一起,又没法同时迁移,需要按照路径去替代。近年来用友的数字化底座业务增长非常快。比如低代码平台,数据集成平台,都是企业实现老架构迁移的数字化基座。其次产业集群驱动,国内长三角珠三角都有很好的产业集群,但都没有做好线上的数字化协作,线下的集群没有搬到线上来。近年来观察到一个增长很迅速的领域就是央企混改,逐步形成端到端产业链的拉通,形成了战略控股式的产业链。对数字化的需求很强烈,过去ERP都是一家一家做的,从2020年开始央企混改通过收并购把产业链拉通,用数字化的方式把线上部分打通。

主持人:云产业一直在关注SAAS的发展,中国在垂直领域目前出现的SAAS巨头很少,这也是与国外的巨大差距,原因是什么?基建数字化领域能出现市值千亿的SAAS巨头的原因是什么?

专家:以国内的建筑行业为例,国内建筑业一方面是很大的机会,全球单一国家大产业的例子是很少的,像中国建筑行业30万亿是很大的机会,但是反观看每个行业数字化的进程,建筑业一直是排名靠后的。建筑行业的上游比较像制造业,中段又是金融属性,下游又跟C端生活息息相关。这些特点导致很多建筑相关SaaS的巨头孵化难度很大也很慢。其次,如果看美国,他们很多SaaS企业来自于传统行业的研发环节、营销环节、品牌建设环节,这些环节做数字化比较容易凸显价值,而这些产业大多沉淀在欧美,导致美国孵化SaaS巨头的土壤更加肥沃。这个是跟产业结构相关的。

关于基建数字化领域为何能诞生出千亿的SAAS巨头。专家认为有两点原因:第一,中国基建体量是美国的2倍,但数字化不足美国的1/10,整体的市场渗透率较低、市场规模足够大;第二,以广联达为代表的基建数字化企业,切入的是客户极为敏感的设计施工造价领域,找到用户的核心痛点。

 

各领域专家就问题交流完毕后,又针对蓝皮书给出的总结趋势与内容进行了探讨。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在数字经济中,数字科技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云联盟以蓝皮书为抓手,串联起了数字科技的各个业态,成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在数字化大趋势下,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产业加入数字化的大军,未来数字产业将迎来新的优化与创新。

 

2023年6月14日 15:04
浏览量:0
收藏